在大盘跌跌不休的引领下,医药等强势消费板块也加入“补跌”行列。上周以来,医药板块重挫107.26点,跌幅达8.5%,而同期大盘指数仅下挫5.3%。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股价的不断下滑,部分医药股的风险已完全释放并已跌出投资价值。
中药价格连续上调
截至上周末,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128.37点,上涨5.46点,周涨幅达4.44%,再创近年来新高。此外,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日前发布的《2011年4月市场价格同去年同期比较监测报告》显示,在所监测的包括中药材常用的大宗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中,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升价品种有399个,占总量约74%;降价品种100个,占总量约19%;平价品种38个,占总量约7%。
国都证券指出,三大因素推动中药材价格的上涨。首先,供求矛盾是中药材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自2000年以来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其次,中药材种植和收割的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均逐年提高,直接导致了中药材贸易成本上升。此外,人们对中药需求的增长以及部分游资炒作现象也助推了中药材价格上涨。
东吴证券认为,干旱或引领又一轮中药涨价潮。具体而言,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截至5月18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812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湖南等省。
此外,华创证券表示,蜀中制药造假事件曝光将给发改委敲响警钟,政府在药品招标中不顾企业成本而采取唯低价者的做法将会有所改观。
上游及一体化公司长期向好
华创证券认为,《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有望近期出台且行业的利空政策已逐步出台,医药股相对“不太贵”,六月份配置医药股有望获得相对收益。
东吴证券指出,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拥有独家品种具备定价权的中药企业的提价预期依然不减。因此,从拥有定价权角度考虑,东吴证券推荐中长期关注片仔癀、云南白药。
国都证券表示,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或将显著受益。中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和贸易、中药
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此外,产业链完善,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也可能有较好表现。该券商建议关注中药材涨价的直接受益者,拥有国内最大中药材贸易市场的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康美药业;拥有较多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云南白药以及具有较强定价权的优质中药企业东阿阿胶和片仔癀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的龙头公司红日药业。
国联证券认为东阿阿胶是中药消费品转型的代表,具有价格上涨预期,而康美药业在中药材上中下游一体化,有望提升发展空间,因此给予上述两只股票重点追踪。
|